近日,一笔2.5亿元专项贷款从大连农商银行长兴岛支行“闪投”西中岛,蓝湾生态渔业服务有限公司的“立体养殖+生态修复”海洋牧场项目瞬间被激活。金融活水奔涌,推进了海洋资源产业低碳化升级。
近年来,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不断的提高海洋经济“含绿量”。在这一进程中,大连农商银行以绿色金融为笔,让“蓝色粮仓”飘出了新味道。
20天前,蓝湾生态渔业服务有限公司还面临很大的资金难题。大连农商银行得知后,形成快速响应机制,经过精准评估和调研,在有效防范风险和合规前提下,为此公司量身定做了一套2.5亿元融资方案,采取“海域使用权抵押+预期收益质押”的担保方式,把金融创新与当地海洋产业特色相结合,赋予“蓝色粮仓”独具农商特色的绿色基因。
就这样,凭借大连农商银行的“四优先机制”——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查、优先审批、优先放款,这笔2.5亿元贷款很快发放。随着资金到位,蓝湾生态渔业服务有限公司利用交流岛凤鸣海域水质优良、自然饵料丰富、水温适宜、交通便利等优势,一方面要构建地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,一方面要打造出可持续绿色发展的“蓝色引擎”。
在上品堂自有海洋牧场,一只只肉刺挺拔的“参中白月光”被专业“海碰子”托出水面,两小时内极速锁鲜,冷链直通北京、上海等地旗舰店。当地消费者现场可见来自北纬39度黄金海域的大连活参处理、炖煮锁鲜工艺全流程……而这一切离不开大连农商银行7800万元绿色贷款助力。
上品堂公司所在地庄河海岸线公里,占黄海北岸大陆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,近海水域2933.33平方公里。这里拥有北纬39度冷暖流交汇形成的高自净能力黄金海域,海洋环流和潮汐等动力条件适宜,76条河流携带大量营养盐和细沙入海,水深10米至30米的河海交界洋流带来活跃的浮游生物群落和丰富的氧气,是海参等海珍品的理想栖息地。
“我们坚持底播增殖、自然生长,不用一粒药、不喂一口料。这里的生态环境,甚至吸引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栖息繁衍。”上品堂有关负责人和记者说,企业已连续19年通过“双有机认证”,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同时获得“有机海参”和“有机海域”双认证的国家级龙头企业。
然而,绿色养殖也代表着更高成本、更长周期。当上品堂计划在北京、上海等地新增10家旗舰店时,资金出现缺口。为支持上品堂全国战略化布局,大连农商银行为其发放贷款7800万元,而且在利率上还有优惠,每年为企业节省本金超百万元。
“这笔资金不仅缓解了扩张期的金钱上的压力,更让我们有底气在全国复制‘生态养殖+精深加工’的绿色模式。”上品堂有关负责这个的人说,企业如今已构建起从深海牧场到智能工厂的全产业链品控体系,产品可追溯率达100%,带动庄河3000余名渔民实现生态养殖增收。
在长海县海域,大连金砣海洋生物开发有限公司(简称“大连金砣”)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正如一颗生态明珠熠熠生辉。通过投放9835个六面体人工鱼礁、建设多功能监测系统,大连金砣构建起“海底森林+藻场修复+增殖放流”的立体ECO,年产生态海参超1000吨。
“生态修复投入大、回报周期长,企业每年总会有几个时点是资金紧张的。”大连金砣副总经理潘相彤表示,大连农商银行敏锐发现企业资金使用的特点,创新推出“海洋牧场循环贷”,给予1500万元三年期循环授信额度,企业可根据养殖周期“随借随还”,既保障了海参、牡蛎等海产品养殖投入,又避免了传统贷款模式下闲置资金的利息损耗,综合融资成本降低近20%。
“这笔钱就像‘金融蓄水池’,让我们敢投入、快发展。”潘相彤说,借助循环授信,企业完成2.8万亩新海域生态修复,推出速发海参、即食鲍鱼等深加工产品,并通过电商直播卖向全国。目前,大连金砣正积极申报长海海域2万亩海洋牧场有机认证,向“碳汇渔业”标杆企业迈进。
绿色发展是海洋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底色。从“猎捕型”到“农牧型”,从“近海岸”到“深远海”,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碳汇增值”……大连海洋经济的绿色发展,离不开金融的精准赋能。
为确保绿色金融业务“有章可循”,大连农商银行制定出了《绿色信贷管理办法》,列出“支持清单”,重点支持包括绿色农业、生态修复等领域项目。截至今年9月末,大连农商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39.54亿元;同时,持有绿色债券3.5亿元,形成“信贷+债券”双轮驱动的绿色融资新格局。
当绿色金融遇上蓝色经济,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大连这片海悄然发生——这里不仅盛产海参、鲍鱼,更生长着绿色发展的希望与未来。
上一篇:前瞻产业研究院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