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解读“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”标准
近日,“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”企业名单公示引发广泛关注,申报咨询热度居高不下。为助力企业顺利申报,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深度解读认定标准,为大连海参产业规范化、高水平发展筑牢根基。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秘书长张恒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表示,有申报需求的大连海参养殖加工公司需要掌握五个步骤,明晰申报路径。
申报资格是企业叩开认定大门的关键。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明确,申报企业须在大连市现辖行政区内依法注册,持续经营满3年以上,且海参养殖区域位于大连海参原产地坐标范围内,涵盖养殖、加工及全产业链企业。然而,实际申报中,资质不符成为众多企业的“拦路虎”。据介绍,长海县一家海参加工公司虽材料完备、条件优越,却因经营年限不足三年而无缘申报。协会建议企业即刻核对营业执照、海域不动权使用权证,确保符合硬性要求。
在养殖方式方面,仅底播增殖、围堰养殖、池塘养殖三种方式的海参产品具备申报资格,企业需提前梳理自身养殖模式,避免申报范围偏差。
材料准备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。财务凭证需提供最近3年“采购合同+发票+转账明细”,缺一不可;育苗材料依苗种来源不同,需提供对应证明;养殖材料中,租赁海域企业除合同外,还需三年财务往来明细;加工材料若缺少发票,可用付款明细替代,但苗种来源不明将直接引发无法通过认定。企业名头不符时,可提供关联证明或股权关系证明。协会强调,如实完整准备材料是初审通过的核心。
材料初审通过后,大连海参原产地专家核查组将开展实地核查。专家组通过审核材料、查看生产情况、面对面交流并背靠背评分,85分(含,总分100分)以上为合格。管理体系认证缺失、生产记录不连续、检测报告过期等是常见扣分项,企业需提前自查完善。
通过核查且公示7天无异议后,企业可获得有效期一年的认定,并需严格执行认定管理办法。
据了解,自2024年8月“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及溯源体系”落地实施,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已成功认定三批共40家企业。协会积极支持合乎条件的公司参与认定,严格规范管理确保认定质量,对违标企业坚决予以移除,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。未来,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,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指导与服务,推动更多企业通过“大连海参原产地认定”,守护城市名片,推动大连海参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。
上一篇:揭秘网红参哥商业版图 涉及餐饮、文化多领域版图扩张 下一篇:辽宁第一批特色工业优质基地与运营主体发布 大连海参16个优质出产基地12家运营主体当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