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硬菜到即食 千亿海参市场焕发“第二春”
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(记者 左宇坤)“保温杯里泡枸杞”从网络段子变成生活日常,“五禽戏”从长辈晨练变为全民潮流,海参、燕窝、虫草从昂贵礼品变身即食补给……当下,全民健康养护已从“精准治疗”转变为“前置养生”,并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日常习惯。
其中,中式滋补凭借深厚的养生文化渊源,成为慢慢的变多人的健康选择。以中国传统三大滋补品之一海参为例,它正打破传统消费边界,从父辈餐桌上的宴席硬菜,到如今年轻人手边的日常滋补品。
9日,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联合大连海参品牌上品堂共同发布的《2025海参滋补趋势洞察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报告”)显示,2024年海参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428亿元,并以超过7%的增速持续扩张,有望于2026年突破1600亿元。
曾经被认为“老气”的海参,凭什么能征服愈发挑剔消费者?报告提出,在新养生生活方式下,海参行业正迎来消费需求变革驱动的升级扩容。健康营养强化、质价比升级、风味食法创新三大趋势一同推动海参从传统滋补走向科学化、大众化与日常化。
上品堂品牌创始人、上品堂海洋生物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旭升已从事海产行业36年,他在接受记者正常采访时坦言,很长一段时间里,滋补品市场确实存在价格虚高、功效没有到达预期等信任问题,这和市场中存在的一些不透明现象紧密相关。
“比如在传统的干参时代,水发海参在泡发的过程中会大量流失营养的东西。但为了让海参个头大,很多商家就会注水,越大注水越严重,功效能好吗?”刘旭升说。
在消费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,海参市场也正逐步从传统干参、即食便捷、高营养品质阶段,迈入“自然鲜养”新纪元。
尤其是在养生年轻化的趋势下,传统品类也正试图通过推出新产品、打造新品牌的方式,迎合当下年轻人日渐增长的养生需求。以上品堂新推出的有机鲜炖海参为例,以鲜炖工艺结合“双舱锁鲜技术”,让海参也可以“开盖即食”。
《报告》的调查显示,超三成海参消费者接受10%以上品质溢价,当前海参消费者的核心诉求正从“贵即好”转向“好且值”,尤其关注全链路品控、权威认证及过程信息透明。
这一趋势无疑将倒逼行业告别低价竞争、以次充好乱象,转向以透明化和硬品质构建信任基础的品质升级新阶段。
刘旭升提到,中国传统的滋补市场里虫草、海参和燕窝这三大类中,虫草和燕窝的产品研发很快,因为行业里都诞生了头部企业、头部品牌。但海参产业还处于产品研发的初级阶段,也存在不少企业打“价格战”、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。
“如今海参市场的容量已超越1400亿元,但是还没有一个公司销售额能超过30亿元,都是规模较小的公司之间的竞争。”刘旭升期待行业出现更多领军品牌,让市场的竞争更加趋于有序和健康。
报告指出,在政策规范、冷链升级与消费需求提升的多方推动下,行业正向高品质方向发展。标准化、可溯源等已成为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,推动市场步入高质量消费新阶段。
从海参食法的进阶过程显而易见,中国传统滋补品产业正在从“经验导向”走向“科技导向”。刘旭升强调了科技对有机鲜炖海参的加持,低温熟化、低温杀菌的技术保留了海参的营养和味道,全球冷链物流的发展便利了冷藏储存,都对行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。
一根熟海参包装在一个名片盒大小的精美锁鲜盒里,只要按照提示拉开盖子,使用备好的刀叉,就可以轻松享用。报告提到,鲜炖海参凭借其可灵活融合多样口味、食材新鲜、食用便捷等优势,迅速成长为高增长品类。
在刘旭升看来,海参行业需以创新打破“灌木”围局,迈向“森林”生态。通过即食、鲜食、鲜炖等产品迭代精准响应消费需求,坚持品质化与大众化并行,让海参既代表高端滋补,也能融入日常生活场景,最终形成“参天大树引领、多元业态共生”的健康生态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星巴克中国出售将在10月敲定结果,媒体曝出员工自掏腰包完成中秋月饼销售任务
好莱坞影星“巨石强森”暴瘦55斤!被戏称变“小石”“鹅软石”,本人发声:主动减重,这才起步,离目标体型还早
最高17999元!iPhone 17成苹果近年来最有诚意的一代:值得买吗?
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、工人日报社主办、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
35场9球15助攻!德转官方:18岁巴萨边锋亚马尔获评上赛季西甲MVP
IDC 报告 2025Q2 全球腕戴出货量:华为同比增 11.7%、小米增 61%
iPhone Air MagSafe电池可为AirPods、Apple Watch及更多设备充电
Nothing Ear(3)更多细节公布:充电盒配麦克风和神秘“Talk”键
《编码物候》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
即刻启程,探秘野生王国与脑机时代! 2025百校科普嘉年华真正开始启动,速戳报名
上一篇:第14届哈尔滨国际糖酒食品交易会 下一篇:看外国看国产 MBA智库